课程介绍 | 教学计划 | 教案与进度表 | 成果展示 | 学习课件 | 教学视频 | 趣味课堂 | 课程负责人 | 教学团队 

当前位置: 首页>>师资力量>>杜青平>>公选课>>正文

 

站内搜索:

 

再谈生命的认知
2018-11-26 22:23 罗汉彬 

万千世界,生命无奇不有,无处不在,从小时候农村田地里的初识,到初高中真正接触生物学后的惊叹,再到如今对自然生命的自我感知,我对生命的认知走过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老家,我家背后就是一大片田地,田地背后是一座小山。每天放学之后,我都会到田地里去玩耍,我家虽然没有田地,但周围的田地都是我家亲戚和邻居的,我和发小,表哥表弟,时常在田地里拔草,作弄青蛙和一些虫类的飞行动物。一般到了雨后,我们便会拿着一个簸箕去捉鱼,捉蚯蚓。等到了夏天,我们会到山脚下去抓蝉,听蝉叫。当然,那时候大家只是觉得好玩,对一切会动的生物都感兴趣。直到多年后生物老师在课堂上问我们,为什么草蜢的颜色是绿的?为什么蚯蚓身体断开后还能存活?为什么夏天蝉会叫?一个个看似简单却有点莫名的问题,真正打开了我对大自然科学的认知。之后一个又一个生物老师的教授,从微观世界里的细胞,细胞的组成,再到进化论,遗传学等生物学理论,让我对生命的来源有了科学的认知。

再到后来,我考上了大学,来到了广州,我去了动物园。刚走进动物园时,我想起了高中时老师讲的生态系统。我沿着动物园的路一直走,一路上看到了各种只能在电视,书本上才能看到的动物。我看到了长颈鹿,它看起来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高,弯着头,吃着动物园饲养的草料。再往前走,一头大象在人们围观中无聊地孤零零走来走去,人们纷纷对大象的体型发出了惊叹,我拿起了手机,拍下了这一幕。然后,我看到了狮子,他躺在地上,无精打采,仿佛身旁的人不存在一般,我感到了一丝失望,我多么希望它能回应一下我。但转瞬一想,我是在动物园,不是在大草原,我有自己的情感,动物又何尝不是。我走出了动物园,突然感受到一种落寞,第一次距离这些动物这么近,但我和他们又仿佛离得那么远。动物园本来就不是这些动物的家,它们为了人类的观赏,卑微的存在着,我几乎看不到它们身体上迸发出来的活力,这触动了我。这些生物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也许动物园里的动物不会思考这些,我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我对生命的认知似乎往另一个方向发展。如果生命的意义只是为了活着,那生命还有意义吗?


关闭窗口

 

 

您是访问此站第
 


 

广东工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