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与评价》
课程英文名称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ssessment
课程代码:33100320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环境生态工程 开课单位:环境学院
总学分数: 2.0 总学时数:32 学时
一、课程简介和教学目标
1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专业理论课。主要讲授环境监测的概念、监测分析技术手段,环境中各种优先监测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及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等知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环境监测的概念,任务,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主要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实验室操作技术,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目标
2.1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相关法规,监测方法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关键、各类监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等一系列理论与技术问题;(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1)
2.2掌握监测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的采集、运输及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测定、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数据处理与分析评价的基本技能;(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3)
2.3了解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今后在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和评价等方面达到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处理环境监测实践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与时俱进、发展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后期课程和将来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环境保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3)
3、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
|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
毕业要求指标点2.3 |
教学目标1 |
√ |
|
教学目标2 |
|
√ |
教学目标3 |
|
√ |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进度安排
序号 |
课内 学时数 |
课内教学内容 |
学生学习任务 |
评价方式 |
教学目标 |
1 |
4 |
绪论(环境监测的作用、原理及结果的评价方法) |
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监测方法的科学原理 |
作业 |
教学目标1 |
2 |
10 |
水与废水的监测技术及水环境质量评价 |
掌握水环境监测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的采集、运输及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测定、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数据处理与分析评价的基本技能 |
作业 |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
3 |
6 |
空气质量监测技术及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
掌握大气环境监测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的采集、运输及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测定、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数据处理与分析评价的基本技能 |
作业 |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
4 |
6 |
固体废物、土壤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 |
掌握固体废物、土壤环境监测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的采集、运输及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测定、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数据处理与分析评价的基本技能 |
作业 |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
5 |
4 |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
掌握水、大气、土壤环境污染生物与生态学监测的方法 |
作业 |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
6 |
2 |
期末考试 |
|
|
|
合计 |
32 |
|
|
|
|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化工原理、微生物学
后续课程:环境工程学、生态工程
四、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奚旦立等编,《环境监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蒋展鹏等编,《环境工程监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
本课程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作业练习两部分,具体考核指标、比例如表4所示。
表4 课程考核指标(总分100, 其中考核毕业要求2.1的约占80%;考核毕业要求2.3的约占20%)
一级考核指标 |
二级考核指标 |
三级考核指标 |
指标内容 |
分数比例 |
指标内容 |
分数比例 |
指标内容 |
分数比例 |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
1考试成绩 |
80% |
1.3考试 |
70 |
评分 |
100% |
2.1 50% 2.3 50% |
3作业 |
20% |
3.1作业完成情况 |
50% |
完成进度 |
100% |
2.3 50% 2.1 50% |
正确性 |
3.2创新性 |
50% |
评分 |
100% |
2.3 50% 2.1 50% |